跳到主要內容

大藏經14,無所有菩薩經卷第四

無所有菩薩經卷第四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爾時,王舍城中,頻婆娑羅王,而有一女欲出遊時,頻婆娑羅王,勅諸侍女其數一千:「汝等已為我女眷屬,共相圍遶於彼之處,王所飲食汝等常食,汝等常飲。」彼王舍城多有婦女,其數一千,聞此語已,種種瓔珞莊嚴自身。彼諸婦女,見是希有可喜諸花,身心喜悅不能自勝,欲取彼華遂不能取,不能遠離。申手欲取,去華一尺而不能及,見彼諸華皆悉向於,毘福羅山去而不住。 爾時眾人及千婦女,及與頻婆羅王女,從王城舍城次第而出,彼諸華等在眾人前,微行而進,眾亦不知行與不行,彼諸人眾作如是念:「此華近手而不能及。」時彼諸華,一切皆上毘福羅山。彼諸男女亦上彼山,旣上山已見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無量百千大眾圍遶,而為說法。 爾時二十八女姊妹,合掌佛前觀請世尊。時頻婆娑羅王女,及見彼等一切諸女,亦見彼等諸女姊妹,勸請世尊作如是言:「此諸婦女何故合掌,在世尊前?何所求請欲求何願?」即聞空聲而語之曰:「此等欲見無所有菩薩身,唯除佛身於三界中,無能勝者。」彼等同聲咸作是言:「我等願見彼菩薩身。」說是語已彼諸華等,即便在彼眾人手中,即以此華散如來上,作如是言:「唯願世尊,示我等無所有菩薩身。」爾時世尊告,無所有菩薩言:「善男子,汝可示現圓滿自身,令多眾生見汝身已,種菩提因,亦當如汝於多百千,諸如來所當種善根。」 爾時無所有菩薩,即現其身。爾時大地皆悉震動,安隱潤澤,無有眾生恐怖毛堅,一切音樂不鼓自鳴,於虛空中雨眾天華,於一切處天香人香,皆自然燒。爾時無所有菩薩,示現如是具足色身。彼現身時,諸女人眾皆生愛樂,一一婦人皆作是念:「是無所有菩薩,唯與於我共相娛樂,各現於前,亦復不知彼神通化,各稱其願,於毘福羅山叢林樹下,我於此處歡喜受樂,我等未曾得聞如是,諸妙音聲諸色香等,我等今者荷世尊恩。」彼諸女等各一樹下,七寶輦輿一切果報,皆悉具足歡喜受樂,一切所須悉皆備足,不復更念歸還之想,彼等如是受歡喜樂,七日七夜。 爾時世尊為諸眾生,更說法要,若有不見彼菩薩身,皆由善根未得成熟,雖望欲見終不可得,莫知何事?彼等見者過七日已,見彼菩薩身漸毀壞,無有精光,受用果報皆沒不現,唯見一樹。彼等菩薩漸漸不現,亦無住處。彼即聞於空中聲言:「諸善男子,此是諸行真實體性,汝等不應起常有相,汝等可捨女人身想,應當願求丈夫之身,無等等身諸佛之身,汝等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受丈夫身。」彼諸女人聞是聲已,於剎那時心住寂靜,見如來像,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彼等見已皆作是言:「願我常得如是妙身,無有染著無染著處,如此佛身寂靜無惱。」彼諸女人說是語時,彼諸女人悉轉女身,得丈夫身。唯除往昔發願供養,是無所有菩薩等者,乃至道場,然後我當轉於女身。以如是故不轉女身,所有轉身得男身者,端正可愛,世間天人皆悉愛敬。 爾時佛像忽然不見,唯見世尊釋迦牟尼。爾時諸女得男身者,而白佛言:「希有世尊,甚奇甚特,乃有如是幻化戲者,昔未曾聞。諸凡夫等心意迷惑,未曾安定如壓油輪,彼不能住近善知識。世尊,若有親近於善知識,供養承事,以善知識威神力故,我於今者多離女身,得五神通。世尊,我今憶念往昔多千佛所,與善知識同種善根,自捨身命,為令我等生諸善根。復示彼等諸佛世尊,為說在家諸過患事,方便讚歎出家功德,諸勝妙事。我等已經爾許多時,近善知識,從爾已來,未曾復生諸惡趣中,我於過去未逢教師,教示我故,恒常流轉人天,馳逐受諸苦惱。世尊,我今假使能以恒沙等,諸世界中用滿七寶,或己自身俱足滿已,施善知識。雖作是事,猶不能報善知識恩,所以者何?由是神力而令我等,當於世間而得作佛,開現成就我等佛剎,皆因此等善知識故。教示我等詣諸佛所,種諸善根。教行種種疾利方便,教我等入深法行中,或出愛語或示訶責,或言清涼或說熱惱,或有逼迫如是教示。一切樂一切利養,皆悉捨已,彼等眾生難得值遇,彼等眾生未有所辯。若不得是善知識者,唯除如來,我等無有別善知識,如無所有菩薩摩訶薩者。」 爾時,無所有菩薩摩薩,告諸女人轉男身者:「善男子等,我今非但獨為汝等,作善知識。我亦為於一切眾生,作善知識。善男子等,若有眾生能知,無所有菩薩,為眾生作利益成就,彼等眾生更不承事,諸餘師友。彼等眾生即忘飲食,不生疑退無有愛欲,而於我所晝夜親近,所以者何?我今教於一切眾生,和合善根,令住一切世間,出世具足事中,令入無量波羅蜜中,令入一切諸功德中,令住無濁無障處,無顛倒處,不現一切諸相中,住無行處。樂修一切身心薰習具足法中。我已曾令無量眾生,住如是法善巧智中。我今實語無有異言,佛自證知,諸天世人而作證明。」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爾時大眾,佛神力故即見東方,南西北方有千諸佛。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作如是言:「諸善男子,汝今見此諸佛已不?」彼言:「世尊,我等皆見。」佛復告言:「此等已令此善男子,成熟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等更復歡喜踊躍,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今世現轉女身,已得男身,世尊,是故我今深信此事,解知此事念持此事,無有疑惑。世尊,我今已得入於佛大神通,漸次小分,皆由於是無所有菩薩,神通力故。願我當得諸佛神通,皆悉開現。願當共此於諸佛所,種諸善根,當得一切功德具足。」 爾時,彼諸菩薩摩訶薩,心作是念:「所有身者五陰聚合,不可得以名字所說,而有可聞,我等云何,而能共彼種於善根?」爾時世尊知彼菩薩,心之所念,告無所有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應為此,諸菩薩摩訶薩等,說五陰聚和合身事。汝今應為此等菩薩,顯示五陰和合之身,此等聞已當壞我見,更復當近於佛菩提。」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愛語,而白佛言:「世尊,今者見佛事故,如來阿耨多羅三佛陀,自不解釋,而當勸彼,無所有菩薩解釋?」佛言:「善男子,此眾如是於無所有,長夜隨順流注歸向,是故我今勸此,菩薩摩訶薩說。」 爾時,無所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說如我所見,如佛色空我色亦爾。如佛色一切眾生色亦爾。如眾生色,一切樹林藥草色亦爾。如一切樹林藥草色,彼一切界和合聚色亦爾。所有空色及我色,如來色一切眾生色,一切樹林藥草等色,一切界和合聚色,無有二相,無知無動無生,無等等無有等等,無行無說,非法非非法,非法界非不法界所攝,非空非非空。眾生愚癡不知不覺,虛妄貪著慳悋嫉妬,不能拔出虛妄毒箭,於慳妬中忘失恩義,無明網覆遠善知識,多有疑惑。於如是法不能聽受,當作障礙,不能受持讀誦修行,而有觸證。有諸菩薩智慧善巧,猶如虛空無所著者,於諸世間所有法中,不得法想,況復餘想。彼等能入於此法中,諸少智者於無色中,或作是想,悕望欲入此法行中,於無色中妄起行想,略說乃至受想行識中,如是作如色所作,如虛空識我識亦爾,如彼識如來識亦爾。如如來識,彼識一切眾生識亦爾。如一切眾生識,彼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亦爾。如一切樹林藥草識,一切界和合識亦爾。其虛空識及以我識,如來識一切眾生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一切界和合識,無二相不可知,不可分別,不生無等等,無行,不可作名字,非法非非法,非法界非非法界所攝,非虛空非非虛空。眾生愚癡不覺不知,無智少智少聞,嫉妬慳貪,或著妬嫉結縛,無明網覆,為惡知識之所攝者,各自迷惑,欲聞是法而作障礙,不能受持讀誦修行,而有解證。有諸菩薩善巧智慧,無所住著,於一切法不得法想,何況餘想。彼等能於此行中行,諸小智等,於此法行所不能知。」說此五種色等平等,出離諸行,無有壞散無別法,時大地震動虛空雨華。 爾時,難調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大地震動,虛空雨華?」佛告難調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此是由彼說五陰空,無二無別無有所住,無可言說,無有藏積無有散壞,無有邊量,不樂顛倒。」說是諸佛自在處時,有百千億那由他數諸天,皆得無生法忍。於此眾中,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皆亦得於無生法忍,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曰不可說陰聚所生,如來應供正遍知,當出於世,劫名無住,以此因緣大地震動,而雨眾華。」 爾時女人得男身者,皆共同聲而說偈言:  虛妄非虛妄,虛妄虛妄愛,如實知此等,是故皆授記。  我等知如是,一切皆虛妄,今得丈夫身,我等皆具足。  我聞虛妄已,知解不生疑,如是還虛妄,實無有知說。  無實無實中,誘誑諸眾生,不知無實故,無所有教說。  於中無所滅,亦無有增益,於中無示現,但以假名說。  平等無危險,說無有散處,旣無有等等,何況有勝者。  其色似色形,其色色色故,若知色虛妄,無有可實者。  受似於觸形,以受故為受,知受虛妄已,彼無有可實。  想為欲想者,其識以想現,知想虛妄已,彼無真實處。  諸行無自在,假名示現行,知諸行虛妄,彼無有真實。  識以了知義,是故示現識,若知識虛妄,恒常如虛空。  如是皆虛妄,所有世憂愁,彼愚輩不知,以住我見故。  彼等無所安,彼等無所遣,彼無有住處,愚輩而不知。  此法不易知,寂滅句難解,住懈怠我想,為惡作所覆。  不見無所有,不聞彼所說,無所可說處,於中無所置。 爾時諸女轉男身者,說此偈已,供養佛故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而說偈言:  南無最大力,一切世無上,世尊有大恩,其等無所著。 說是偈已,禮敬世尊合掌而住。爾時世尊告長者阿難:「汝受持此無所有所問,我今說法廣為人說,光顯此法。阿難,汝為何等眾生,當令聞此法本之者。彼等聞已能廣解義,文句莊嚴。彼等皆當決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雖得聞而不解義,於後漸次亦當如是,解其義趣修行觸證,於多百千那由他數,諸如來所種諸善根,所以者何?其無所有菩薩,有如是願。」 爾時眾中有諸女等,住於大乘而白佛言:「世尊,何用勸請阿難,受持此法,所以者何?我今已受如此法本,習誦通利。世尊,我今聞此法本,於未來世當為他說,於阿僧祇百千,那由住劫中光顯此法。」 爾時眾中有百比丘,六百比丘尼,二百優婆塞優婆夷,復有那由住數諸天子等,以諸雜華散世尊已,作如是言:「世尊,此修多羅而能照明,一切諸法如實顯示。世尊,我今得聞此法本已,即能受持讀誦通利,猶如明鏡見其面像。如是如是,我等受持此法本已。是故世尊,我等於今及未來世,如此法本,於阿僧祇那由他劫,廣為人說光顯是行,當令證覺。為諸眾生,令知我等如是利益,我住菩提,云何當作為諸眾生?一切利益具佛法故。世尊,我等不貪利我,及名聞故,而受此法為眾生說,亦不復不為己自身命;但為一切諸眾生等,欲與眾生諸樂具故。欲令近於諸佛法故,為於無量諸眾生等,除滅愛著諸煩惱故。」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等,汝今一切善說此法。」爾時海姊妹等白佛言:「世尊,此無所有菩薩,不起亦不說如此等。善男子善女人等,說此法本當光顯故。世尊,彼當受持正法,亦為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有法行。彼亦受持讀誦通利,亦教化人讀誦通利,若教令知。」 爾時,無所有菩薩摩訶薩,告海姊妹言:「過阿僧祇百千劫中,彼時有劫,名曰法寶開敷,於彼去中,滿足五百諸佛出世。時有一佛最初出世,名難降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彼時中,亦復多有眾生,住於煩惱濁中,業障所覆,煩惱增上,貪欲恚癡諸煩惱增上,含毒所惱。善女人,爾時彼難降幢佛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亦如是問,彼佛如來亦如是解釋。如今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之所解釋。善女人,如是次第五千諸佛,亦如是問如此法本。彼諸世尊亦復為我,如是解說。如今世尊釋迦尼,諸釋中王為我解說。善姊,汝今安意。善姊,我從今已於未來世,當於無量阿僧祇數,諸佛世尊,亦當如是問此法本,所有如是諸佛剎中,亦有諸濁煩惱眾生,或有少者或復倍多,有煩惱者。」 爾時,無所有菩薩摩訶薩,說此語時,於剎那頃,彼摩伽陀主頻婆沙羅王,有大勢力四兵圍遶,次第漸行。尋彼諸女所行之處,來詣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却住一面。佛慰勞已隨所敷具,而就其坐。彼諸大眾亦皆而坐。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我有少女與眾侍女,出遊園林久乃不還,後於園中求覓不得,又聞有說向世尊所,今於此眾我復不見。」佛告大王:「今會當見。」王言:「世尊,我今未見。」佛言:「大王,汝今可問無所有菩薩,當示璆處。」王言:「世尊,其無所有菩薩,何者是也?」於時世尊,告無所有菩薩言:「汝無所有,汝今應報頻婆娑羅王,所問諸女行來之處,令此眾知。」 爾時無所有菩薩,以不現身,告頻婆娑羅王,及大眾言:「大王當知,彼諸女等在此眾中。」王言:「大士,我但聞聲不見汝形。」菩薩告言:「大王,今者所有諸女,聞我名已,一一婦女至於樹下,皆取我身隨意娛樂,我取身已,皆捨女身受丈夫身,彼等諸女旣取我身,成丈夫身,我則無身。」然無所有菩薩,告彼諸女丈夫身者言:「汝善男子,各各示現自身之德。」爾時諸女得男身者,共集一處,具丈夫相端正可喜,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捨於女身已,成如是丈夫之身。」爾時頻婆娑羅王,及諸大眾生疑不信。 爾時,無所有菩薩復作是言:「大王何故,及諸人眾猶豫疑惑?王今於佛豈不可信,若可信者如來現前,王今宜問:『此善男子,如是所說有異不耶?』」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虛空聲所說以不?而不見身。」 爾時,佛告頻婆娑羅王言:「如是如是大王,皆悉如此菩薩所說。大王,今者宜信此語,莫生疑惑。」王聞是 即起合掌,三稱善哉白言:「世尊,是誰神力,為是菩薩無所有力?為當是佛威神之力?」佛告王言:「大王,當知此是諸女往昔願力,彼於往昔於多千佛,教此諸女種諸善根,發菩提心。諸佛法中而得成就,故今我所得滿其願。大王,有諸女人於未來世,亦更教化無量諸女,得轉女身。」 爾時,佛告無所有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可為於此眾人,令此諸女各復本身。」爾時,無所有菩薩作如是言:「如我實說,我於無量無邊婦女,令轉女身得丈夫身,皆是實故,此等眾生還復女身。」說是語時多有婦女,於彼丈夫前有如是形,有如是色如是行住,還復如先所向來者。彼等各各相共言說,如前無異。彼時諸女,及頻婆娑羅王等,生希有心:「云何諸女已轉女身,今己還復女人身耶?此諸女人為是實身,為當化起?」佛言:「大王,此等婦女非實非化,所以者何?大王,此善男子,於往昔時有如是願:『若諸婦人見我身者,彼見我故即發是願,求轉女身。』」彼諸婦人所有夫主,更取餘婦還復如是,不增不減如前婦身,可愛端王不相離別。 爾時,頻婆娑羅王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諸菩薩摩訶薩等,能有如是神通善根。世尊,一切諸法不可思議,眾生果報不可思議,得禪定者定之境界,不可思議。」佛言:「如是如是,大王,如是如來,大王,此有三種不可思議,何者為三?業幻量幻(梵本少一句)。此善男子,已覺諸幻已證已觸。此善男子即是幻師,是故此等不可取量。」 爾時,世尊令彼大眾,以無所有和合法義,教化言說令得歡喜,令得威神增長教化,令歡喜已勸言:「汝等各自知時,還其所至。」時諸人眾各還本處。其去未久,有一菩薩名曰生疑,而白佛言:「世尊,其無所有菩薩,能為此等眾生,以神通化還令如舊,而不令彼諸眾生等,有愛別離。世尊,此等當作何等利益?」佛告         生疑菩薩言:「善男子,此諸人等所在之處,共此諸女曾轉根者,語言飲食共相娛樂,遊行戲樂,種種諸事種種方便。於彼時處令此眾人,於菩提中令得發心,近佛法中,何以故?善男子,此無所有菩薩,已於往昔諸如來所,以一切樂具供養尊重,種諸善根皆已具足,發如是願,是故滿願滿分別意。善男子,如是教化成熟眾生,  教令入於義文字中,所有法體無生之處,無成就處令入令覺。如是法中不令有失,令得成就於佛法故。善男子,此無所有菩薩教化眾生,於彼中者,無一眾生當向惡趣,無一眾生於所教師,過去佛土而不中生。善男子,彼諸眾生,還當如是成就菩提, 亦如今者,無所有菩薩所成就者。」爾時,生疑菩薩,從佛世尊聞說已,除諸餘惑而說偈言:  眾生聞以偈,於中方便學,如是健修習,名無所有者。  純直心柔和,軟意無嫉妬,亦無有怯弱,名無所有者。  多文字和合,復說如是義,所有無可見,亦當無所觸。  無二不可取,無餘不可見,不可說而說,法教無有比。 爾時,闍那那修多女,告生疑菩薩言:「善男子,汝承誰力能說此偈?」彼即答言:「我身如是,知無所有菩薩身中,從出是聲。善姊當知,今此偈聲非我身出。」爾時闍那那修多女,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是無所有菩薩,乃至能得不思議法,皆已具足,能以種種方便開示,彼無所有之處說法。」佛告彼言:「如是如是,善女人,如汝所說。」 爾時,兩時無有出生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能辯說,無所有所問修多羅。」佛言:「兩時無有出生菩薩,汝今為辯說,諸菩薩摩訶薩,境界廣境界?無礙無可得。無邊無畔際,發起多聞與利益故,以善巧智,如諸菩薩摩訶薩,為自境界                                                     增長,無著無可得處,無邊無畔際處,諸多聞利益。欲於善巧方便法中,教令建立開現處故,當速成就菩提道故。」爾時,兩時無有出生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善說此經已,正念入禪定,當覺一切法,顯示此經典。  令覺一切義,及如文字等,所有修多羅,諸佛之所說。  顯現一切義,彼此皆相見,無量不思議,皆經善說處。  此經法知已,莊嚴義文字,諸法無缺少,一切不思議。  陰界諸入等,當得方便智,隨順十二緣,一切聲一聲。  一聲一切聲,諸聲等和合,於此經覺悟,所有諸心者。  眾生所思覺,計我所思者,一切心所因,一切皆能知。  是等諸思覺,彼無有思處,於此經覺悟,亦無有思者。  於自及與他,一切皆能知,如心所轉行,照諸法如鏡。  說此修多羅,於彼此等見,彼等還覺此,一切文句離。  若見於此經,彼為眾生說,眾生非此彼,令彼眾生脫。  住著不動處,知一切虛妄,不著虛妄中,無有所生道。  諸佛見一切,於此無不覺,能覺此經者,一切功業處。  呪術醫方智,及時智所生,皆此經覺悟,一切一切智。  所有不可數,彼一切次第,於此經悉知,一切見捨已。  眾生所迷惑,若知於此經,不著彼名字,眾生著令脫,  彼相所覆者,此經威力故,於中得實證。若學此經者,  彼得一切報,天上及人中,一切功德具。此是教師法,  此即是父母,和上阿闍梨,亦是善知識。此知足少欲,  具足諸頭陀,此所修資財,皆為彼當作。若有大眾生,  欲說多種法,應當學此經,學一切法處。若有大眾生,  欲說多種法,彼應學此經,一切法持處。生處皆當得,  少病長壽命,常得諸禪定,隨順此經已,身常受安樂。  心亦得常樂,若能證此經,口業悉具足。如是差別法,  彼當得隨順,若能證此經,即總持諸經。若能如是證,  如此經中說,彼等皆知經,諸佛有所說。所有諸文字,  所說諸法者,若聞於此經,則離於文字。諸法離文字,  以文字說法,文字非是法,文字非非法。彼等於此經,  住於菩提中,彼等於此求,世間最名聞。          爾時,兩時無有出生菩薩,說此偈已,頂禮世尊右遶三匝,即於佛前沒而不現。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無所續而白佛言:「世尊,此兩時無有出生菩薩,從何而來?」佛言:「從如所來還如是去。」彼菩薩言:「世尊,彼云何來?復云何去?」佛言:「如影幻夢焰響虛空,及與空無相無願無作,離欲寂滅無實為像,如是等聚分別遣來。汝今語我生於一切,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亦如影幻夢,陽焰響虛空,及空無相無願無作,離欲寂滅涅槃無實。彼等所有一切果報,及彼名字。彼等皆是我等所為,彼等及我一切,非一非二非多非少,亦非有物不可聞,不共具足,無有能見者,無能知者無能聞者,是故汝等從我等聽,信解思惟歡喜稱善。彼等無量阿僧祇數,行無實已皆不可得,汝等亦不可得。汝等莫以虛妄誹謗我等,莫毀呰我,我等旣無有物無相,無有處所,為他何假須說,寧不說勝。若有說者,彼還是如彼,此還是如此,如是遣如遣,如是說已如是來。」爾時,大眾得聞如是句義已,無色心無出入息,無物染著。彼等於世尊所,一切樂具皆悉遍滿,彼等得本念已,作如是言:「此是本性體,真實無所有,無可證無所識。如是知已,知故故如是如是,彼從何處有?不可作名字。」 爾時於上虛空,有無價寶遍滿其間,有菩薩名,滅及無出生菩薩,白佛言:「世尊,是何瑞相?此無價寶遍滿虛空。」佛言:「善男子,有若干菩薩等,聞此無所可證法門,得出離已,皆悉已得無生法忍,故現此相。」 爾時,彼諸一切大眾,皆白佛言:「希有世尊,善巧能學巧方便智,為欲解脫諸眾生故。世尊乃能知此,一切無動空無所有,無有眾生本性寂靜。然今如來為諸眾生,辯說諸法一切如影,而能勤勞教化眾生。」佛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汝所說,諸善男子,若無辯說,云何能知影像幻夢,陽焰響聲及與虛空,無相無願無作,離欲涅槃之法,而為虛妄影像等法。」 爾時以佛威神力故,於上虛空聞如是聲:「世尊,何者是彼影形為影?世尊,此一切莊嚴已具足,法本不假具足莊嚴。世尊,譬如畫師若畫弟子,善學伎能畫如來像,具足眾相無所缺少,更有金巧師,取最勝金作其金鬘,而著頂上,然彼形像倍更端正,為一切眾瞻之無厭。世尊,如是如是如此法本,具足諸相瞻之無厭。世尊,今者更倍莊嚴。」說是語已,時佛告彼虛空聲言:「譬如巧學幻化之師,若幻弟子善於幻化,幻作男女端正可喜,諸根具足皆共和合,而生子息為作名字,影像幻夢陽焰響聲,太虛空等不自在也。無相無願無作,離欲寂滅涅槃,彼虛妄等增長成就。」所有作事入深山谷,多有人眾各發大聲,呼諸影像乃至虛空,彼出聲已沒而不現,於彼空谷無所染著。彼時眾人求是聲處,了不可得。如是一切諸煩惱等,如實求之亦不可得,如彼陽焰動搖似水,而不可飲,如是響聲陽焰俱無形像。」 爾時眾中未證法者,聞此說已皆得證法,有二十億那由他等,諸天及人,皆悉得於一切法中,無所染著。 爾時虛空中還復出聲,諸天人眾皆悉見聞,此唯名字所謂影等,乃至虛空影像等也。影像幻化其有所問,如來解釋於先作證,有二十億諸天人等,聞此法已,皆得決定      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當為成就諸眾生故,而為之友。 爾時聞持菩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本?我等云何受持?」佛言:「此法本名諸罪無相無捨,如是受持。如來自在如是名持。無所有菩薩所問,如是名持。說佛大神通,如是名持。惡心難調怨讐悔過,如是名持。無所有法可示現者,如是名持。非不見一切諸法,如是名持。」佛說此經時,其無所有菩薩,及難調怨讐,聞持菩薩,    及彼大眾,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所有菩薩經卷第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日本桐山大師作,譯為中文   爐香讚(合掌)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準提王菩薩(三稱)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歸命頂禮準提尊,解脫因緣千座行,功德無量今傳佈,且說寶塔有原因。  如來秘密大法門,切斷一切諸惡業,將此密法安置處,即同供奉一靈寺。  其中靈處雖無限,惟此寶塔準提尊,顯密兩教稱不同,顯稱佛母準提尊。  密稱最勝金剛尊,所發奉請諸誓願,如汝累行千座行,生身佛母即出現。  縱為瓦石木塊體,寶塔忽變七寶成,光輝燦爛真晃耀,諸天善神齊降臨。  直達八萬由旬外,晝夜保護各人行,寶塔威力貫天際,諸佛讚歎瞻仰勤。  有此寶塔安置處,不怕諸難來相侵,闔家人等皆安隱,牛馬之類亦太平。  疫病苦厄不必憂,故望行者日日供,一日一座行此法,千座重疊即滿行。  初座三百三十三,切斷家庭各因緣,消涂祖先諸業障,祖父祖母及雙親。  所有一切諸業障,血肉相連傳子孫,子孫惡運從此起,勿謂無罪受此愆。  原因皆由父母緣,初座功滿即滅盡,中座三百三十三,專除本身惡因緣。  我有惡緣之父母,又有障深之祖先,今生所以有此運,皆為前世果報緣。  勿怨祖先勤悔過,中座修完可除完,滿座三百三十三,可斷子孫惡因緣。  父母因緣子孫受,為愛子孫宜虔勤,以前所有諸惡因,必由自身來切斷。  三行圓滿整千日,滿期之樂樂無窮,八十億劫所集聚,生死重罪亦消完。  佛母誓言不可撼,無間餓鬼各地獄,畜生界中墮身陷,一切因緣悉可斷。  菩提路開直向前,皆由此行得實現,如有祖先犯重罪,墮於中有苦相連。  子孫修行便成佛,躍入菩薩行列間,功德無量難罄述,業病苦患亦皆然。  如能至誠修此法,重病即日可輕減,天壽可達不必憂,皆由此行獲保障。  前世貪罪報自身,衣食貧寒交相歎,至誠專一修此法,天降寶雨濟困貧。  此身日成富貴身,勿忘虔心三寶供,若彼各惜不肯施,寶雨即刻消失盡。  更宜廣植諸善根,發願虔心救世人,今生貧困而哭泣,皆因前生泣別人。  應知果報原如此,因果車輪不稍停,欲助自己及子孫,汝今應先救世人。  此乃因果之大法,我佛如來亦曾云,只顧自身復自身,決難解脫惡緣因。  我身所以有今日,皆因過去因緣成...

大藏經13,寶女所問經卷第四

寶女所問經卷第四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三十二相品第九 於是寶女問世尊曰:「唯然大聖,今所可謂如來至真,三十有二大人之相,前世宿命行何功德,而致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布在體?」佛告寶女:「吾往古典行無量德,合集眾行,如來由是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布于體。今粗擧要,如來之相,足安平立大人之相者,乃往堅固勸助,而不退轉,未曾覆蔽他人功故。如來手足而有法輪,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興設若干,種種施故。如來指纖長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則說經義,救護眾生令無患故。如來手足生網幔理,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未曾破壞地人眷屬故。如來手足柔軟微妙,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而以惠施,若干種衣細軟服故。如來而有七合充滿,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廣設眾施,供諸乏故。如來之膝平正無節,腨腸如鹿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奉受經典,不違失故。如來之身,其陰馬藏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謹慎己身,遠欲法故。如來之身,頰車充滿猶如師子,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廣修淨業,修行備故。如來至真常於胸前,自然卍字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蠲除穢濁不善行故。如來肢體具足成就,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施以無畏,安慰人故。如來手臂長出於膝,大人相者,乃往古世,人有所作佐助勸故。如來身淨而無瑕庛,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奉行十善,無厭足故。如來腦戶充滿弘備,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其有病者,若干種藥瞻視療故。如來師子步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殖眾德本,具足備故。如來四十齒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志性等仁於眾生故。如來牙齒無有間疏,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設人諍鬪,令合和故。如來頷牙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則以微妙,可意之物而興施故。如來紺清美好髮眉,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善自護已身口心故。如來廣長舌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所言至誠,護口之過故。如來舋舋大人相者,以無量福供養究竟,心行仁和使得覆蓋。如來梵聲哀鸞之音,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言語柔和,與眾人言護口節辭,無央數人聞其所語,無不悅故。如來瞳子紺青色,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常以慈目察眾人故。如來之眼如月初生,大人相者,乃往古世無麁暴志,心性和順故。如來眉間白毫,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敬禮尊長故。如來肌膚柔軟妙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心念錜集法品藏故。如來身形紫磨金色,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多施衣服臥具床故。如來之體一一毛生,大人相者,乃往古世,離於集會眾閙之故。如來之毛上向右旋,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尊敬於師,受善友教稽首從故。如來頭髮紺青色,大人相...

大藏經17,佛說四輩經,佛說四不可得經,四品學法經,大乘四法經,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No.769 佛說四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諸四輩弟子,天帝龍鬼神質諒神,皆詣祇樹稽首佛足,卻就常位坐。佛告諸弟子:「吾今所出經法,所可教誡,皆自各守其意念,末世毒然之時,四輩弟子,若出家若居家修道,皆狂醉眾色,不復承用佛經法,專愚自用,便使吾道薄淡,令世人謗訕吾道,信是弟子慠慢所致。鶖鷺子整衣服,叉手一心,聽佛說四輩經如是。 佛言:「若末世男子,能出家除剃頭髮為道者,第一去離愛欲,志存大乘,常當慈悲喜護為主。去想行,普念一切蜎飛蠕動之類,視之如身無異,不得妄起恚怒,深入明度,常以明度權便,誘致曚冥使入無極,以戒德除心穢病,不得為世間之業,能行此者便可出家,名曰道士。不可依恃吾法,自以出家為信,不專念道。或能有下賤之人,倚道自活,無益一切而但出意說,為人師主輕薄戲調,不自撿察,使尊法薄淡,世人不信,非吾出家弟子之法也。」 佛言:「若有女人出家除髮為道,以去愛欲,當專精靜處,不得與出家男子同廟止,若行師受當有等類,不得獨往稟受,常當晚出早還,不得妄出廟宿止。但得教授女人,不得教授男子,所著衣服,不得刻繒帛綵色苾芬,不得輕言戲語,不得貪財寶物,戒行清淨名曰出家道人。若輕言戲調,未語預笑心志不寂,意行穢濁,惡口罵詈輕言不節,不能靜處憍慢自大,不自撿勅者,雖復出家,故是賤人,非出家弟子也。」 佛言:「若有男子心志繫道,不能出家者,在於愛欲之中,當受持五戒月六齋,第一孝順父母,治家養子,朝暮燒香然燈,稽首三尊,悔過十方恭敬四輩。不得慢輕自大,去離慳貪,常以至誠。不得欺殆世人,不得與世間人妻婦,坐起同席,住行相隨同室異床。除去四事,以四等心普視一切,老者若父若母,少者若弟若子,恒以明度法藥,洗除眾病,不得妄瞋恚罵詈。常以無極方便,誘解世人使入大乘,不得為新學者,說深經奧妙之義,當為除想識無罣礙者。不得綺飾衣服,不得與世間妻女,戲調言語,往來報答以致因緣,如是為清淨道人。若行不清淨貪利財色,或於世俗綺飾衣服,互相翹擧,但結非惡眄睞所欲,輕言戲調未語預笑,託己同法口說妙言,外似清虛內懷貪惑 心存財帛以自供給,活於妻子,慢佛尊經不復修學,反習外道之術,世藥解奏符呪厭說,療治眾病,因緣外道解奏之術。或於財帛勾束上下,賊意欲得因解奏之術,不持吾法,當來者却皆由斯輩,是故非吾法學弟子也。」 佛言:「若有女人不能出家,在於愛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