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95(no.696)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爾時,佛告摩訶剎頭諸人民,皆一心聽,佛言:「人身難得,無為道亦然。佛世難值。吾本阿僧祇劫時,身為白衣累劫積德,每生自剋展轉五道,不貪財寶棄身施與,無所愛惜,自致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生。墮地行七步,擧右手而言:『天上天下唯吾為尊,當為天人作無上師。』太子生時地為大動,第一四天王,乃至梵天,忉利天王,其中諸天各持,十二種香和湯,雜種名花以浴太子,太子得成佛道,開現聖法濟度群氓。佛告諸天人民:「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出家,入山學道。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成佛。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而般涅槃。」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以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和適,正是佛生之日。諸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滅後當至心念,佛無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無量不可稱數。」佛言:「我本行菩薩道時,三十六反為天王釋,三十六返作轉聖王,三十六返作飛行皇帝,諸有佛弟子,信心善意者,當念十方諸佛功德,善若以香花雜物,浴佛形像者,所願皆得。諸天龍神常隨擁護,皆當證明。」
佛告諸弟子:「夫人身難得,經法難聞,其有天人能自減損,妻子之分五家財物,用浴佛形像者,如佛在時所願悉得。欲求度世取無為道,生生不與死會者可得。欲求精進勇猛,如釋迦文佛者可得。欲求如文殊師利,阿惟越致菩薩者可得。欲求轉輪聖王,飛行教化者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羅漢者可得。欲求永離三惡道者可得。欲求生天上人間,富樂者可得。欲求百子千孫者可得,欲求長壽無病者可得。世間人民貪欲如海,寧割身上一臠肉,不肯出一錢物與人。人生時不持一錢來,死亦不持一錢去,財物故在世間。人死當獨去。憶如此苦,乃浴佛形像者,持是功德生死相隨,無有斷期。」佛言:「若人有一善之心,作是功德者,諸天善神天龍八部,四天王等,僉然擁護,浴佛形像福報所生,常得清淨。從是因緣得成佛道(此下三十一行經文,丹本所無,宋本自有存之)。」佛言:「持好香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智,在清淨功德名聞,諸持好華散佛上者,自得其福端正好色,無有雙比。諸持繒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從生,當得自然好衣無極。」佛言:「我累功積德行善至誠,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今日賢者某甲,皆為慈心好意,信向佛道欲求度脫,持種種香花,浴佛形像,皆為七世父母,五種親屬兄弟妻子,厄難中故,為十方五道中勤苦故。為佛人民,愚癡不信佛道故,令其後世生為人,端好潔白眾人所敬,塵垢不著身,在所從生常與佛會。在所從生常與法會,在所從生常與比丘僧會,令某甲明經,智慧曉了,佛十二部經,四阿含,安般守意,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八直行道,若能至心求佛道者,疾得阿惟越致。
令其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口出八種音聲,飛行洞視在所至到,諸天鬼神鬼子母官屬,擁護其身,令行出入常得安隱。若行山中不逢虎狼。若入軍旅不被兵甲,若行江湖不逢風波,令床上無有病瘦者,當令縣官無呼召者,有妻子女產生難,令得安隱。若行賈販財利百倍,眾邪惡形不得妄干,水火盜賊怨家債主,不得妄害,口舌消滅皆令厭伏。令其精進莫得中悔,行如菩薩得道如佛。」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此經宋藏題云,摩訶剎頭經,聖堅譯。今按開元錄,宋藏錯亂故。依丹本改為灌洗佛形像經,法炬譯。又宋藏此經初首即云,摩訶剎頭等,乃至二紙經文,全是摩訶剎頭經文,二經不殊。今依丹本,以爾時佛告摩訶剎頭,乃至從是因緣,得成佛道等,二紙遆之。從佛言浴佛形像已下,三十一行經文,於宋本中本自有之,而今仍存。)
No.696(no. 695)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摩訶剎頭諸天人民,長老皆明聽:「夫得為人難,無上道亦亦然,人命難得,佛世難值。釋迦文佛,本出阿僧祇劫時,佛身作白衣時,累功積德每生自剋,展轉五道不貪財寶,出身施與。自致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生,墮地行七步,擧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我當為人民作師。』太子生時天地皆為大動,第七梵天,第二忉利天王釋,及第一四天王,皆來下,持十二種香湯雜華,用浴太子。太子立身作佛,開視道法,以示天下人。」
佛告天下人民:「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去家入山行學道。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得佛道。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般泥洹。」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何?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和適。今是佛生日故,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時,是故以示天下人。」
佛言:「我為菩薩在世時,三十六反為天王釋,三十六反作金輪王,三十六返作飛行皇帝。今日諸賢者,誰有好心善意,念釋文佛恩者,以香華浴佛形像。求第一福者,諸天鬼所證明知。」佛言:「人身難得,佛經難得聞。能自減省,持五家財物浴佛形像,自在所願,欲求度世無為道,長不欲與生死會者可得。欲求精進勇猛,立身如釋迦文佛者可得。欲求文殊師利,阿惟越致菩薩,飛行教授人民具相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羅漢可得。欲求閉三惡根本,生天上者可得。欲求作第七梵天,及第二忉利天王釋可得。欲作飛行皇帝可得,欲在世間豪貴可得。欲求財富巨億萬家生可得,欲求百子千孫可得,欲求長壽無病可得。世間人寧亡身上一臠肉,不欲亡一錢。人生不持一錢來,死亦不持一錢去,財物故留世間,死當受苦惱。持用浴佛,生死與俱無有斷絕。」佛言:「閻浮提內外,諸天梵釋鬼神龍,皆當擁護浴佛形像者,從是因緣得佛泥洹道。」佛言:「諸持好香湯,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所在清淨名聞十方。持好花上佛者自得其福,端正好色無比。持繒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從生常得,自然好衣無極。」佛言:「我累功積德行善至誠,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耳。
灌佛形像所得多少,當作三分分之,一者為佛錢,二者為法錢,三者,為比丘僧錢。佛錢繕作佛形像,若金若銅若木若泥,若塑若畫,以佛錢修治之。法錢者,架立樓塔精舍,籬落牆壁內外屋,是為法錢。比丘僧有萬錢,千比丘當共分之,若無眾比丘,當一分作有,以一分給與法錢,數人亦三分分之,出以一分。持後法錢僧錢,一文以上不可妄用。私取一錢自私用,以為施惠,見世貧極後長受苦。寧以利刀割肉,以施惠人,不以灌佛一錢,私作恩惠。寧吞洋銅,不以灌佛一錢以作恩分。寧自投大火中,不以灌佛一錢與妻子。若共持治生飯食也,今現世當受恐怖,後世魂神當受是痛。世人多有發意求所願者,布施之日不計少多,趣使充饒,事業必敬者疲極,眾家殘肴饌,噉食不靈當持那置?」佛言:「少多皆當送以給與,守嵩寺中持法沙門,眾僧自共分。以出物當望生,云何春種食之,福那得生耶?不應各各竟分,分歸與妻子,是為種於石上,根株焦盡終無生時。今以布施者餘福,重以施眾僧,是為施一得萬倍。
四月八日浴佛法,都梁,藿香,艾納,合三種草香挼而漬之,此則青色水。若香少可以紺黛秦皮,權代之矣。欝金香手挼,而漬之於水中挼之,以作赤水。若香少若乞無者,可以面色權代之,丘隆香擣而後漬之,以作白色水。香少可以胡粉足之,若乏無者,可以白粉權代之。白附子擣而後漬之,以作黃色水。若乏無白附子者,可以梔子權代之。玄水為黑,最後為清淨,今見井華水名玄水耳。
右五色水灌如上疏
以水清淨灌像訖,以白練若白綿拭之矣。斷後自占更灌,名曰清淨灌,其福與第一福無異也。」
佛說摩訶剎頭經(此經宋藏即云,灌洗佛形像法炬經,撿尋經文與宋藏中,摩訶剎頭經相濫,即宋藏錯亂。今按丹本,此經卻是摩訶剎頭經,聖堅譯者,今從丹本換其經題,及譯者云。)
No. 697(no. 698)
佛說浴像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及與無量諸大菩薩摩訶薩俱。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清淨慧作是思惟。「以何因緣,諸佛如來得清淨身?」又復念言:「若佛在世親近供養,又滅度後供養舍利,此二種人所獲福德,功德齊不?」作是念已,承佛威神從座而起,頂禮佛足白言:「世尊,諸佛如來以何因緣,得清淨身?若佛在世親近供養,及滅度後供養舍利,此二種人所獲福德,其功德等不?」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未來世,諸眾生故發如是問。汝當善聽,我今為汝分別解說。」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清淨慧菩薩言:「諸佛如來為求菩提,於往昔時所修三昧,戒定忍辱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悉皆清淨,是故如來得清淨身。又以華香幡蓋而以供養。復以香水浴如來身,復以寶蓋彌覆其上,以諸飲食,鼓樂弦歌讚詠如來,以此功德迴向一切種智,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乃至得成無上菩提,何以故?如來智慧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有福德亦復如是。清淨慧,我滅度後有二種舍利,一者法身,二者化身。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舍利造佛形像,如大麥等,造塔如菴羅果,表剎如針,蓋如浮萍,持佛舍利如芥子大,安置其中,所得功德,如我在世等無差別。如是之人得十五種功德,一者,得淨念心。二者得順法心,三者得慚愧心,四者得見如來,五者發淨信心,六者能持正法,七者如說修行,八者,得親近諸佛。九者,諸佛國土隨意受生。十者,若生人中生大姓家,其心柔軟人所敬重。十一者,纔生人中得念佛心。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惱亂。十三者,於末法 時能護正法。十四者,常得十方諸佛如來,恒加覆護。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以清淨心,於如來滅後,供養舍利者。或造於塔廟,
及如來形像,於彼塔像前,掃塗漫陀羅,以種種花果,
散布於其上,以諸妙香水,而浴於佛像,上妙諸飲食,
淨持以供養。讚禮佛功德,無量難思議,智慧及神通,
諸善巧方便,悉皆到彼岸。
爾時,清淨慧菩薩聞佛世尊,說是頌已而白佛言:「世尊,若佛在世及滅度後,未來世中諸眾生等,云何浴像?唯願如來為眾生故,開示演說。」佛言:「清淨慧,如佛在世,諸眾生等發起淨心,於佛滅後亦應如是,不作執空有想,於諸善品心懷渴仰,不生疲厭,何以故?為成就如來法報身故,我已曾為汝說,四真諦法,十二因緣,六波羅蜜。我今為汝說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殊勝。善男子,若欲沐像,應以牛頭栴檀,紫栴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欝金,龍腦,沈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等種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淨器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於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用諸香水周遍訖已,復以淨水於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許洗像之水,置自頭上,燒種種香以為供養,初於像上下水之時,應誦以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
燒香之時當誦斯偈:
戒定慧解知見者,遍十方剎常芬馥,願此香烟亦如是,迴作自他五種身。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眾中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獲得清淨無垢三昧,即從座而起,無量天人,得不退轉無上菩提。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言:「此經名為洗浴諸佛,得身清淨,應如是持。」說是經已,一切眾會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浴像功德經
No. 698(no.697)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薩眾,天龍八部悉皆雲集。爾時清淨慧菩薩,在眾中坐,為欲愍念諸有情故,作是思惟:「諸佛如來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復作是念:「諸眾生類,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未知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作是念已即從座起,遍袒右肩頂禮佛足,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欲請問願垂聽許。」佛言:「善男子,隨汝所問我當為說。」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諸佛如來應正等覺,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又諸眾生,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未審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汝能為彼未來眾生,發如是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清淨慧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清淨慧菩薩言:「善男子,應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善清淨故,如來清淨。若於如來諸佛如來,以清淨心種種供養,香花瓔珞幡蓋敷具,布在佛前種種嚴飾,上妙香水澡浴尊儀,燒香普熏運心法界。復以飲食鼓樂弦歌,讚詠如來不共功德,發殊勝願迴向無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無量無邊,乃至菩提常令相續,所以者何?如來福智不可思議,無數無等。善男子,諸佛世尊具有三身,謂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後,若欲供養此三身者,當供養舍利,然有二種,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頌舍利。」即說頌曰: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苾芻五眾應造佛像。若無力者,下至大如穬麥,造窣覩波形如棗許,剎竿如針蓋如麩片,舍利如芥子,或寫法頌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為供養,隨已力能至誠殷重,如我現身等無有異。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作如是勝供養者,成就十五殊勝功德,而自莊嚴。一者常有慚愧,二者發淨信心。三者其心質直,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入無漏慧,六者常見諸佛。七者恒行正法,八者能如說行,九者,隨意常生淨佛國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貴,人所敬奉生歡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損惱,十三者,能於末世護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諸佛之所加護。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我般涅槃後,能供養舍利,或造窣覩波,及以如來像。
於彼像塔處,塗拭曼荼羅,以種種香華,散布於其上。
以淨妙香水,灌沐於像身,上味諸飲食,盡持以供養。
讚歎如來德,無量難思議,方便智神通,速至於彼岸。
獲得金剛身,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濟度諸群生。
爾時,清淨慧菩聞是頌已,白佛言:「未來眾生云何浴像?」佛告清淨慧菩薩言:「汝等當於如來起正念心,勿著二邊迷於空有,於諸善品渴仰無厭,三解脫門善修智慧,常求出離勿住生死,於諸眾生起大慈悲,願得速成三種身故。善男子,我已為汝說四真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今更為汝及國王,王子大臣後宮妃后,天龍人鬼說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第一,勝以恒河沙等七寶布施。若浴佛時,應以牛頭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陸,欝金香,龍腦香,零陵霍香等,於淨石上磨作香泥,用為香水置淨器中。於清淨處以好土作壇,或方或圓隨時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湯淨潔洗沐,重澆清水。所用之水皆須淨濾,勿使損虫。其浴像水兩指瀝取,安自頂上名吉祥水,瀉於淨地莫令足踏,以細軟巾拭像令淨,燒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處。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眾,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隱,長辭八難永出苦際,不受女身速成正覺。旣安置已,更燒諸香親對像前,虔誠合掌而說讚曰: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願彼五濁眾生類,速證如來淨法身。
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剎常芬馥,願此香烟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
亦願三塗苦輪息,悉令除熱得清涼,皆發無上菩提心,永出愛河登彼岸。」
佛說此經已,是時眾中,有無量無邊菩薩,得無垢三昧,無量諸天得不退智,諸聲聞眾願求佛道。八萬四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師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勸化國王大臣,一切信心樂功德者,於日日中澡沐尊儀,獲大利益,常當頂受歡喜奉行。」
浴佛功德經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日本桐山大師作,譯為中文 爐香讚(合掌)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準提王菩薩(三稱)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歸命頂禮準提尊,解脫因緣千座行,功德無量今傳佈,且說寶塔有原因。 如來秘密大法門,切斷一切諸惡業,將此密法安置處,即同供奉一靈寺。 其中靈處雖無限,惟此寶塔準提尊,顯密兩教稱不同,顯稱佛母準提尊。 密稱最勝金剛尊,所發奉請諸誓願,如汝累行千座行,生身佛母即出現。 縱為瓦石木塊體,寶塔忽變七寶成,光輝燦爛真晃耀,諸天善神齊降臨。 直達八萬由旬外,晝夜保護各人行,寶塔威力貫天際,諸佛讚歎瞻仰勤。 有此寶塔安置處,不怕諸難來相侵,闔家人等皆安隱,牛馬之類亦太平。 疫病苦厄不必憂,故望行者日日供,一日一座行此法,千座重疊即滿行。 初座三百三十三,切斷家庭各因緣,消涂祖先諸業障,祖父祖母及雙親。 所有一切諸業障,血肉相連傳子孫,子孫惡運從此起,勿謂無罪受此愆。 原因皆由父母緣,初座功滿即滅盡,中座三百三十三,專除本身惡因緣。 我有惡緣之父母,又有障深之祖先,今生所以有此運,皆為前世果報緣。 勿怨祖先勤悔過,中座修完可除完,滿座三百三十三,可斷子孫惡因緣。 父母因緣子孫受,為愛子孫宜虔勤,以前所有諸惡因,必由自身來切斷。 三行圓滿整千日,滿期之樂樂無窮,八十億劫所集聚,生死重罪亦消完。 佛母誓言不可撼,無間餓鬼各地獄,畜生界中墮身陷,一切因緣悉可斷。 菩提路開直向前,皆由此行得實現,如有祖先犯重罪,墮於中有苦相連。 子孫修行便成佛,躍入菩薩行列間,功德無量難罄述,業病苦患亦皆然。 如能至誠修此法,重病即日可輕減,天壽可達不必憂,皆由此行獲保障。 前世貪罪報自身,衣食貧寒交相歎,至誠專一修此法,天降寶雨濟困貧。 此身日成富貴身,勿忘虔心三寶供,若彼各惜不肯施,寶雨即刻消失盡。 更宜廣植諸善根,發願虔心救世人,今生貧困而哭泣,皆因前生泣別人。 應知果報原如此,因果車輪不稍停,欲助自己及子孫,汝今應先救世人。 此乃因果之大法,我佛如來亦曾云,只顧自身復自身,決難解脫惡緣因。 我身所以有今日,皆因過去因緣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