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9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三藏,賜紫沙門臣法天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比丘眾百千人俱,圓滿一切白法,大師子吼智慧無量,得大善利,并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寶印手菩薩摩訶薩,常現菩薩摩訶薩,功德莊嚴菩薩摩訶薩,福德音菩薩摩訶薩,大慧菩薩摩訶薩,德嚴菩薩摩訶薩,金剛慧菩薩摩訶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金剛光菩薩摩訶薩,金剛器仗菩薩摩訶薩,妙金剛菩薩摩訶薩,持地菩薩摩訶薩,現一切法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得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堅牢慧菩薩摩訶薩,金剛吉祥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妙吉祥菩薩摩訶薩,滅惡趣菩薩摩訶薩,除一切煩惱慧菩薩摩訶薩,安祥步菩薩摩訶薩,離取捨菩薩摩訶薩,栴檀香菩薩摩訶薩,海慧菩薩摩訶薩,難勝菩薩摩訶薩,寶勝菩薩摩訶薩,慧行菩薩摩訶薩,辯積菩薩摩訶薩,妙香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皆住不可思議解脫,勇猛三摩地門,亦得不空無量音聲故,觀一切音聲,諸佛剎土寂然憺怕,壽命無量得大名稱,三界無著亦無破壞,一切智者而為眷屬,出生無量諸三摩地,三摩鉢底,能滿眾願,皆悉到於般若波羅蜜多故,獲得不空身語意業,得住一切智智無量行願,了達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如是等諸大菩薩眾,皆來會坐。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從座而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法界應云何知?」佛言:「善男子,此法界無性,無性無能知者,何以故?善男子,由如虛空離諸戲論,非離戲論,非取非捨,非性非無性,亦無處所。善男子,是故法界應如是知。」爾時,普賢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法界應云何住?」佛言:「善男子,處所尚無況復有住。善男子,此法界不可思不可議,無自性無能了知。善男子,彼法界性不可知不可見。」普賢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提者為有幾何?」佛言:「善男子,菩提有無量相,不可測量。」善賢菩薩言:「世尊,法界復云何分別?」佛言:「善男子,法界本無分別。」普賢菩薩言:「世尊,若法界不可分別者,云何凡夫而能解了?」佛言:「善男子,有分別者,即是一切愚迷眾生,於無分別而生分別。」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菩提如是甚深,微妙難解。」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佛復告言:「善男子,菩提者即一切法也,離諸戲論,是故無有分別。」
時彼眾中妙喜祥童子,亦在會坐,從座而起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願為我等說此,寶光明總持法門。」佛言:「善男子,汝今問彼,一切法海辯才,菩薩摩訶薩,彼為汝說。」於是妙吉祥童子,在如來前合十指爪掌,白佛言:「世尊,如來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云何不說?」佛言:「善男子,為有如是大菩薩摩訶薩,以是義故如來不說。」妙吉祥言:「唯然世尊,如來何故不自說耶?棄捨我等。」佛言:「善男子,吾非棄捨有情界故。善男子,為欲顯示彼,菩薩摩訶薩所說校量,不可思議故。」時妙吉祥童子,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大慈無量,為我說是,寶光明總持法門。」佛言:「善男子,汝今問此,普賢菩薩摩訶薩,必當為汝說此法門。善男子,當知此菩薩摩訶薩,智慧無量。」妙吉祥言:「如來若令我問彼,普賢菩薩摩訶薩,我今當問。」佛言:「妙吉祥,汝自已得微塵等,三摩地門,何故問於如來?」妙吉祥言:「世尊,我非但一佛所說之法,乃至一切如來所說,真如實性,我能憶持不忘由如今日。」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說。」佛言:「妙吉祥,汝當問此,普賢菩薩菩薩摩訶薩,總持法門。」時妙吉祥童子白佛言:「世尊,此普賢菩薩摩訶薩,深達實相大乘法行。」佛言:「善男子,汝等皆是自在法王之子,豈得異乎?善男子,汝福德無量了達空法,得不可思議解脫,三摩地門。」于時妙吉祥童子,承佛聖旨,在普賢菩薩摩訶薩前,合十指爪一心恭敬,白普賢菩薩摩訶薩言:「佛子,願為我說二字法門。」
時普賢菩薩言:「善男子,汝今所問二字者何?」是時妙吉祥童子,白普賢菩薩言:「佛子,覺與覺者二字,為何等相?」普賢菩薩言:「佛子,覺本無相無性,不可思議無有等等,離諸戲論非離戲論,非言議之所能及。善男子,是故諸佛覺性如是。」妙吉祥言:「佛子,若佛法非戲論者,云何佛法作如是說?」普賢菩薩告妙吉祥言:「佛子,離言說故作如是說。」妙吉祥言:「佛子,云何離言說?」普賢菩薩言:「妙吉祥,智離言說。」妙吉祥言:「佛子,智云何知?」普賢菩薩言:「妙吉祥,謂智無性,智非無性。」妙吉祥言:「佛子,云何智無性,智非無性?應云何說三乘法?」普賢菩薩言:「妙吉祥,法界離染云何有說?」妙吉祥言:「云何一切法此亦無性?云何說如來性無漏?」「五蘊性不可得故。」妙吉祥言:「云何菩提有戲論耶?」普賢菩薩言:「佛子,菩提無有戲論,非離戲論。此菩提有戲非戲論者,非言非說也。」是時世尊讚,普賢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是不思議法門,幽邃深遠,是真實言,天上人間無能解了。」時妙吉祥童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不可知不可見,無法可說。」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今此清淨法門難解難知。」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
是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此普賢菩薩,善說如是清淨法門。」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復次善男子,一切諸法清淨若此,霔大法雨。」是時,平等寂靜婆羅大娑羅子,白佛言:「世尊,此不可思議平等菩提,離文字相,不可見離諸色相。」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法界性離泯絕諸相。」是時,妙吉祥童子白佛言:「世尊,空云何相?為聲為相好?」佛言:「妙吉祥,空離聲色離諸言說,非離言說。善男子,法性如是,空離文字故說空。又離言故說空。善男子,空者一切法法之自性故。」是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來觀此,得大變現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耶?」佛告長老舍利弗言:「此阿羅漢智慧,與初發心菩薩智慧甚遠,何況此菩薩故。所以者何?初發心菩薩當得成佛,阿羅漢終不能得。」是時,一切法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我悉了知,此聲聞應不得聲聞法。」佛言:「善男子,聲聞非不得聲聞法。復次善男子,若聲聞菩薩對論,智慧有殊,是故所不能及。」是時妙吉祥白佛言:「世尊,如來云何說此舍利弗,得智慧第一?」佛告妙吉祥:「如我所說實無所得。」是時妙吉祥童子,語長老舍利弗言:「長者,汝云何得聲聞法?」舍利弗言:「我所不任。」妙吉祥言:「舍利弗,汝豈非凡夫不?」舍利弗言:「不也,善男子。」妙吉祥言:「舍利弗,汝應云何學?」舍利弗言:「我無所學。」妙吉祥言:「云何得智慧第一?」舍利弗言:「我亦不任。」妙吉祥復語,長老舍利弗言:「汝旣非凡夫,又非智慧第一,為是何人?」舍利弗言:「善男子,我亦不知,汝智慧無量由如巨海,是故我今非汝對論。」如吉祥言:「長老舍利弗,莫作是說,汝自耆年宿德,何故謙讓?」舍利弗言:「善男子,我雖耆年無德無證。復次善男子,譬如一切差別萬法,由如炬獄,金剛一擊殞碎如塵。善男子,汝亦如是,於一毛孔所有智慧,量等微塵數。一切眾生皆悉如我,亦不能及。善男子,況我一人乎?是故我今亦所不任。善男子,如大惡象其身偉大,氣力便多,人用其鈎而能制伏,我亦如是。善男子,所以者何?汝有大智力,我力怯弱。」長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生盲人欲往他州,在道路中,決定不能見彼城邑,云何而能周遍遊歷?」「善男子,此亦如是,我對仁者如彼盲人,我今亦爾,佛道懸曠由來甚遠,當云何知?」佛告舍利弗:「勿作是說,如來威德能令一切眾生,暫歷耳根尚得此法。舍利弗,況汝已得此,不可思議三摩地故。」是時世尊說是法時,天上人間有,九萬二千眾生,皆得是法。
是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即入三昧,名菩薩無邊相應,寶光明三摩地。于時法慧菩薩,即便入於十方,十千佛剎微塵數等世界,於一一方各各有,十千佛剎微塵等,諸佛世尊,皆現在前。時彼諸佛世尊,語法慧菩薩言:「一方如是十方亦然。」彼佛世尊讚言:「善哉善哉!法慧,汝能入此,菩薩無邊相應三摩地故。復次善男子,是時於一一方,有此一切十方,十千佛剎微塵等如來位。彼如是等一切如來,皆同一號,皆是世尊毘盧遮耶如來,最初威德本願力故,得大善利,乃至轉大法輪。彼如是等諸佛同說偈言:「
佛智本清淨,普周於法界,及觀眾生界,遍入無礙智。
無等相應門,善一切言語,速得一切智,圓滿於諸法。
三世智皆同,善說如是法。
善男子,汝今以佛威神力故,說此菩薩十住法門。」是時彼佛世尊,各以無礙智往照法慧菩薩,復得如是三摩地門。所謂無礙無斷,不空法不空智,無漏無際無盡,無來無去無邊,本性無著,得如是等三摩地門。是時彼佛世尊,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彼佛世尊摩菩薩頂已,即時法慧菩薩,從三摩地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族類廣大無量,周遍法界虛空界。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過去如來族中已生,現在如來族中今生,未來如來族中當生。」是時彼諸菩薩摩訶薩,告法慧菩薩言:「佛子,如汝所說,彼菩薩摩訶薩,云何得過去現在未來,諸如來族中生?復云何說彼菩薩,得菩薩住?」彼諸菩薩摩訶薩,告法慧菩薩言:「佛子,善哉願為我等,說此菩薩十住法門,彼過去佛已說,現在佛今說,未來佛當說。」「佛子,云何說菩薩十住法行,所謂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相應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王子住,十灌頂住。佛子,是為菩薩十住法行。此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世尊,已說今說當說。佛子,云何彼菩薩發心住?謂此菩薩得覩世尊色相,巍巍殊特妙好。廣大無比,說法廣大化眾生廣大,見如是等廣大變現。又聞廣大法故,得未曾有。復見如是苦惱眾生,是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求如來一切智,一切相智,是故名為初發心住。又學如來十力,何等為十?謂一,處非處智力,二,過去未來福業報智力,三,禪定解脫三昧智力,四,至一切處道智力,五,無數種種界智力,六,無數種種勝解智力,七,根勝劣智力,八,宿住憶念智力,九,天眼智力,十,無漏智力,佛子,此初發心菩薩,應學此十住力故。彼初發心菩薩,於一切時,恭敬供養諸如來故,彼菩薩安住稱讚故,為世間最上第一世主故,求佛無量最上智慧故,為求寂靜相應三摩地故,遠離輪迴故,轉正法輪故。救度一切菩惱眾生故,何以故?為真實法發心故,聽受親近離諸散亂,相續不斷故。佛子,是故名為菩薩初發心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治地住?佛子,此治地住菩薩,為諸眾生先發十種心,何等為十?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願心戒心,護法心捨心,定心迴向心。佛子,此治地住菩薩,常念多聞相續不斷,常樂奉事善知識故,供承親近,於一切時能覺察故。發言謙敬故,求堅固無畏智故,發趣菩提智故。志求寂靜勇猛智故。志求妙法離諸虛假故,心不迷惑,何以故?謂發如是誠實心,求一切佛法故。乃至隨方有聖法處,躬自往彼聽受親近,離諸散亂相續不斷,未曾暫捨。佛子,是故名菩薩治地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相應住?佛子,此相應住菩薩,有十所觀求一切法,何等為十?謂求一切無上法故,遠離一切憂苦故,觀法無自性故,空無體相故,一切法無有常故,一切法不可度量故,離諸疑惑故,不可改變故,非有非無故,非取非捨故。佛子,相應住菩薩,復觀一切眾生界平等,法界平等,世界平等,地界平等,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是諸界悉皆平等,何以故?謂如來一切法自性平等故。為求勝法往詣十方,於諸佛前親近聽受,離諸散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佛子,是故名菩薩相應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生貴住?得生十種圓滿淨業,解聖言說故。何等為十?謂此菩薩有所說法,眾必崇受,漸漸增長堅固不退,了達諸法,觀諸世間無壞滅故。觀一切業性離妄想故,觀諸果報無取捨故,觀於輪迴無去來相故,觀於涅槃湛然寂靜故。佛子,此生貴住菩薩,得是十種圓滿淨業,解聖言說故。」復言佛子:「生貴住菩薩,觀過去佛法平等,恒時憶念相續不斷故,觀未來佛法平等,願當學故,觀現在佛法平等,勤修習故。觀諸佛法如是平等,是故得過去際,未來際現在際,於此三際皆得值遇,如是修習憶持不忘,一切佛法慇懃恭敬。復觀過去佛法,學平等增長故。未來佛法亦如是學,平等增長故。觀現佛法亦如是學,平等增長故。佛子,此生貴住菩薩,如是觀察,趣向一切佛法,普皆平等增長修習故,何以故?謂三世平等最勝真實住,無虛假故。乃至聞彼他方,有如是法,親自往詣勤求精進,心不散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佛子,是故此名菩薩生貴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方便具足住?佛子,此方便具足住菩薩,觀於無量無邊,無數阿僧祇,不可思議,無等等眾生界,由如虛空不生不滅,自性清淨,同真際等法性。如是觀察一切眾生,是名菩薩方便具足住。佛子,此方便具足住菩薩,有十種事所修善業,皆為方便利樂,一切眾生故。謂令一切眾生,於無上道心不退轉故。愛樂一切眾生,不捨離故。饒益安樂一切眾生故,悲愍一切眾生,欲令一切眾生,皆得不可思議解脫道故。洗滌一切眾生業垢故,攝伏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歡喜無厭故。以諸方便,引導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究竟涅槃寂滅樂故。佛子,此方便具足住菩薩,如是乃至聞彼他方,說如是法,親自往詣勤求修習,心不散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佛子,是名菩薩方便具足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正心住?佛子,此正心住菩薩,有十種法應當樂聞,勤求志意,於佛法中得正心住。佛子,何等為十?謂說佛有色無色,於佛法中得正心住。說法有色無色,於佛法中得正心住。說菩薩所行之行,有色無色,於佛法中得正心住。如是乃至說此眾生界,大生眾生界,有煩惱眾生界,無煩惱眾生界,易化眾生界,難他眾生界,乃至大法界,出生法界,有色世界無色世界,有法世界無法世界。佛子,此正心住菩薩,如是乃至於佛法中,聞此法故,是為菩薩得正心住。佛子,此正心住菩薩,復聞此十種法故,入理勤求乃至聞於,一切無上法亦皆修學,何等為十?謂無相無或無實無染,遠離無著,無自性,如幻如夢,離諸疑惑,聞如是一切法故,應勤修習,何以故?為此正心住菩薩,入於真實法門故。如是乃至聞彼他方,說如是法,親自往詣勤求修習,心不散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佛子,是名菩薩正心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不退住?佛子,此不退住菩薩,聞十無著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故,何等為十?謂聞非有佛非無佛,此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故。非有法非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故。非有菩薩非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故。非取菩薩非不取菩薩,非離菩薩行,非不離菩薩行,菩薩非出生,非不出生,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故。如是三世諸佛,智慧平等一相無相,非盡非不盡,離諸罣礙,此菩薩聞如是法故,非佛法中心不退轉故。佛子,如是名菩薩不退住。佛子,此不退住菩薩,復聞十種法,而能修習,何等為十?謂聞一多眾生,於一切法精勤修習故。此勝義諦,為一多緣起,為勝義諦故。即性即無性,即相即無相,即有色即無色,離諸相好心得決定,慇懃修習,何以故?謂聞如是一切諸法,因果該徹,通達無礙真實法故,成熟解了。如是乃至聞彼他方,說如是法,親自往詣勤求修習,心不散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佛子,是故此名菩薩不退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童真住?佛子,此童真住菩薩,得十種法何等為十?謂得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得察一切眾生起心動念。彼諸眾生凡所施為,悉能了知,能知眾生如是解脫。能知眾生界,種種法界種種世界,及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是諸界悉能了知,神通奮迅隨念而至。佛子,如是名菩薩童真住。佛子,此童真住菩薩,復聞十種法而能修習,何等為十?謂聞一佛剎智,震動一切佛剎,觀一切佛剎,訪尋一切佛剎,遊行一切佛剎,往詣阿僧祇世界,問阿僧祇義趣,遠離種種自性差別,發一念心而能周遍,阿僧祇佛剎,聽聞修習故。何以故?謂聞如是真實法故,成就解了第一義故。如是乃至聞彼他方,說如是法,親自往詣勤求修習,心不散亂,念念相續有間斷。佛子,是故此名,菩薩童真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法王子住?佛子,此法王子住菩薩,有十種法皆能了知,何等為十?謂能知一切眾生,所生之處。能知一切眾生煩惱,能知一切眾生戀著,能知一切眾生方所,能知諸佛深妙法故,能知諸佛方便真實性故。能知世界種種差別法故,能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智慧故。能知一切世間,廣大不堅牢法故。能知真性如如,湛然寂靜故。佛子,是故此名菩薩法王子住。佛子,此法王子菩薩,復有十種法,應勤修習,何等為十?謂善學一切王城,種種作用故。善一切王城禮樂故,善一切王城安住故。善入一切王城故,善能自在遍遊歷,一切王城故。住法王灌頂故,住法王觀察故,得法王自在力故,繼紹法王位故,得住法王辯說故。何以故?謂修習一切,無礙真實法故,如是乃至聞彼他方,說如是法,親自往詣勤求修習,心不散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佛子,是名菩薩法王子住。佛子,復云何名菩薩灌頂住?此菩薩得十種神通,何等為十?謂能令阿僧祇世界,種種動搖故。能照曜種種,阿僧祇世界故。能於種種阿僧祇世界,同時一心修習故。能於阿僧祇世界,成就種種善業故。能於阿僧祇世界,種種眾生差別心,同時能知故。能於阿僧祇世界,一一眾生種種心行,能一時行故。能於阿僧祇世界,一一眾生有種種根器,同時能解了故。能教化阿僧祇世界,種種眾生故。能遍知阿僧祇世界,一切眾生心所作用故。復次善男子,此灌頂住菩薩,潛行密用施為佛事,無人能知,所以者何?謂身業不能知,口業不能知,意業不能知,變現不能知,觀察種種變化不能知,觀過去所行之行不能知,於剎那頃所行之行,皆不能知,觀智慧不能知,心意不能知,一切智用不能知。佛子,此灌頂住地菩薩,乃至法王子位菩薩,終不能知故。佛子,灌頂位菩薩,復聞佛世尊十住,何等為十?謂聞三世智,佛智,法智,法界分別智,法界中邊智,一切世界量等法界智,照察一切世界智,圓滿一切眾生智,一切法智,無邊佛智,此菩薩住一切諸佛智故,何以故?謂聞如是,一切實際理故。佛子,是故此名菩薩灌頂住。」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日本桐山大師作,譯為中文 爐香讚(合掌)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準提王菩薩(三稱) 準提尊大白身法千座行和讚 歸命頂禮準提尊,解脫因緣千座行,功德無量今傳佈,且說寶塔有原因。 如來秘密大法門,切斷一切諸惡業,將此密法安置處,即同供奉一靈寺。 其中靈處雖無限,惟此寶塔準提尊,顯密兩教稱不同,顯稱佛母準提尊。 密稱最勝金剛尊,所發奉請諸誓願,如汝累行千座行,生身佛母即出現。 縱為瓦石木塊體,寶塔忽變七寶成,光輝燦爛真晃耀,諸天善神齊降臨。 直達八萬由旬外,晝夜保護各人行,寶塔威力貫天際,諸佛讚歎瞻仰勤。 有此寶塔安置處,不怕諸難來相侵,闔家人等皆安隱,牛馬之類亦太平。 疫病苦厄不必憂,故望行者日日供,一日一座行此法,千座重疊即滿行。 初座三百三十三,切斷家庭各因緣,消涂祖先諸業障,祖父祖母及雙親。 所有一切諸業障,血肉相連傳子孫,子孫惡運從此起,勿謂無罪受此愆。 原因皆由父母緣,初座功滿即滅盡,中座三百三十三,專除本身惡因緣。 我有惡緣之父母,又有障深之祖先,今生所以有此運,皆為前世果報緣。 勿怨祖先勤悔過,中座修完可除完,滿座三百三十三,可斷子孫惡因緣。 父母因緣子孫受,為愛子孫宜虔勤,以前所有諸惡因,必由自身來切斷。 三行圓滿整千日,滿期之樂樂無窮,八十億劫所集聚,生死重罪亦消完。 佛母誓言不可撼,無間餓鬼各地獄,畜生界中墮身陷,一切因緣悉可斷。 菩提路開直向前,皆由此行得實現,如有祖先犯重罪,墮於中有苦相連。 子孫修行便成佛,躍入菩薩行列間,功德無量難罄述,業病苦患亦皆然。 如能至誠修此法,重病即日可輕減,天壽可達不必憂,皆由此行獲保障。 前世貪罪報自身,衣食貧寒交相歎,至誠專一修此法,天降寶雨濟困貧。 此身日成富貴身,勿忘虔心三寶供,若彼各惜不肯施,寶雨即刻消失盡。 更宜廣植諸善根,發願虔心救世人,今生貧困而哭泣,皆因前生泣別人。 應知果報原如此,因果車輪不稍停,欲助自己及子孫,汝今應先救世人。 此乃因果之大法,我佛如來亦曾云,只顧自身復自身,決難解脫惡緣因。 我身所以有今日,皆因過去因緣成...
留言